搜索
详情
2017年上半年,美国、欧洲、日本、中国和其他新兴市场的经济前景均有所改善,出现摆脱“萨默斯魔咒”(低增长、低通胀和低利率)的迹象,货币政策也由宽松回归正常化,世界经济时隔8年迎来复苏迹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将今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由3.4%上调至3.5%,这是过去5年来IMF首次在春季会议上调当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受此影响,全球矿业供需基本面有所好转,但复苏动力仍显不足,复苏进程仍旧缓慢。中国矿业则面临着勘查能力过剩、环保生态政策加码等问题,延续下行走势。国际与国内矿业“二元”走势明显。
全球矿业脱离低谷区间,进入阶梯式缓慢复苏阶段
2003年以来,全球矿业大致经历了“两起两落”。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直接导致全球矿业迅速跌落谷底,这是第一次衰落,前后不足半年。第二次衰落始于2011年年中,主要是周期性规律使然,时至今日已有6年。近一年出现了筑底回稳的迹象。
全球矿业基本脱离本轮调整的低谷区间,复苏态势进一步稳固
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全球矿业出现复苏迹象,表现为:SNL金属价格指数上扬,从2015年底本轮调整期最低的90点上涨到现在的113点,涨幅25%;全球矿业公司市值总额也是在2015年第四季度触及8000亿美元的底部以后,连续5个季度反弹,到目前约1.2万亿美元,涨幅33%;矿业活动指数(PAI)基本脱离2013~2015年最低迷的40~60点波动区间,筑底回升趋于稳固(上图)。今年5月以来,该指数在70点上下波动,全球矿业再次探底可能性不大,可望进入阶梯式缓慢复苏阶段。
国际油气市场供大于求,价格保持低位震荡
一是欧佩克与美国页岩油之间的博弈加剧,石油供需总体仍显宽松,国际油价仍旧低迷。全球原油市场在欧佩克和其他减产国家的努力下,走向新的平衡。但由于美国页岩油气产量激增,推迟了原油供需再平衡的时间。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允许扩大海上石油钻探活动,加剧全球石油供应过剩的局面。需求方面,在印度、中国带动下亚洲原油需求增速最快,但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原油需求普遍下降。全球原油供需总体供大于求,上半年原油价格在50美元/桶上下波动。
二是受液化天然气(LNG)供应增长影响,全球天然气市场供大于求,价格难有起色。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助推LNG需求快速增长。然而,在供应端,全球LNG出口终端使用率仅为50%左右,还有大量剩余出口能力。据伍德麦肯兹预测,2017年LNG供应将增长10%,LNG市场仍将呈现供需宽松格局。全球LNG价格难有较大起色,现货价格与长贸合同价格差减小但仍将存在。
国际矿产品价格总体保持回暖态势,铁矿石价格上演“过山车”走势。
由矿产品价格指数可以看出,在经历了去年令人鼓舞的价格普涨之后,2017年上半年,各矿种价格表现差异较大。铝价仍然保持稳健增长(接近1900美元/吨),金价则在波动中上扬(两度逼近1300美元/盎司);而铜、铅、锌价纷纷在1月~2月份达到6103美元/吨、2437美元/吨、2935美元/吨的区间高位,随后进入了盘整期;煤炭价格则跌幅较大,仅是在主要产地澳大利亚东北地区遭遇热带风暴袭击时,煤价出现了短暂飙升。铁矿石价格受中国企业补库存结束的影响,由2月的95美元/吨的最高点下降到6月的54美元/吨,上演了一轮“过山车”行情,目前在50美元/吨上下波动。
矿业公司融资困境好转,由保生存转向求发展。
今年第一季度,矿业融资金额为95.7亿美元,高于去年第四季度(71.4亿美元),同比去年第一季度(51.4亿美元)几乎翻倍,矿业融资活动明显好转。作为市场主体的初、中级勘查公司的融资数量尽管在4月份急剧减少,从3月份的235项减少到158项,但是融资金额却从3月份的7.26亿美元增长至12.3亿美元,涨幅达70%。这是自2014年7月以来融资额第二高的月份,显示出社会资本对矿业发展前景的信心正在恢复。很多公司不仅开始利用剩余资金开展矿产勘查,还开展收购活动。同时,还有一些矿业公司一直在回购债务,显示出复苏迹象。
中国矿业仍在下行,处于深度调整之中
中国的矿业由于受国家政策、财政资金投入等因素影响较大,对市场的反应灵敏度远不如国际,通常要晚1年~2年甚至3年。因此,在2011年国际矿业走下坡路时,国内矿业市场仍然热度不减;当2017年国际矿业有望走出最困难阶段时,国内矿业仍然深陷泥潭,求生存仍是当前矿业公司,尤其是地勘单位的首要任务。
我国矿业复苏动力不足,地勘投入和采矿业固定资产投入持续下降,但降幅明显收窄。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年加大,经济呈现出“L”型增长模式,经济发展对矿业需求不足,矿业复苏缺乏动力。有色金属产业景气指数尽管从2015年底开始从过冷区间触底反弹,于2017年初摆脱偏冷区间,但下行压力偏大。初步估计,2017年上半年地勘投入资金约80.59亿元,同比减少8.5%,但降幅同比2016年上半年(31.3%)明显收窄。2017年1月~5月,采矿业固定资产投资2707亿元,同比下降11.4%,降幅较2016年同期的20%收窄了近一半。可见,经过近两年的快速下降,无论是地勘投入还是采矿业固定资产投入,均接近或进入本轮调整期的底部区间。
生态环保政策加码提升矿业企业生产成本,降低国内矿产供给能力,改变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的空间格局。
据统计,我国国家自然保护区与全国重点成矿区带、重点勘查区的重叠面积分别为40万平方千米、6.37万平方千米,分别占重点成矿区带和重点勘查区面积的10%、13.63%。自然保护区内探矿权和采矿权数量约占总数的1/4。在新的政策下,这部分矿权将全部退出,矿产勘查空间和投入不断减少,必将造成部分矿种出现供应不足的局面,改变部分重要矿种勘查开发的空间格局。目前,一些地方政府面对环保检查,对矿业活动实行“一刀切”的做法,削弱了矿产供应能力,抬升了价格。今年上半年,辽宁关停了在营矿山,对菱镁矿、滑石等矿产品供应产生严重冲击。由于辽宁菱镁矿供应占全球70%,其供应中断导致菱镁矿价格从今年年初的500元~600元/上涨到了1200元~1300元/吨。
地勘队伍不适应经济新常态带来的新变化,以找矿为主的地勘能力严重过剩。
目前,我国地勘队伍形成了以地质找矿为主的“百局千队、多种经济成分并存”格局。随着近几年矿业市场的不景气,国家财政体制改革使地勘单位难以获得中央财政公益性项目,地勘基金相继退出,社会投入急剧减少,地勘队伍的地质勘查能力明显过剩,地勘单位的发展陷入停滞,举步维艰。经研院有关统计数据显示,就目前国有地勘单位改革(以各省地矿局为例)的结果来看,公益类单位占绝大多数,其中公益一类占29%,公益二类占59%,生产经营类为12%。在外部环境不好、内部动力不足的情况下,地勘单位改革倾向于公益类单位也在情理之中,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当前地勘单位发展面临的困境。其根本原因在于,此次矿业萎缩不是周期性的,而是由结构性、体制性等深层次的突出矛盾与问题所引起,是地质勘查供给侧不适应经济新常态带来的新变化的体现。
前景与展望
今年以来全球经济的表现令人耳目一新,似乎有摆脱“长期性停滞”怪圈的可能性,主要发达国家的先行指数有所回升,我国经济同样出现一系列的积极变化。国际矿业出现复苏迹象,国内矿业虽然仍处于下行通道,但降幅明显收窄,国内外矿业“二元结构”或将在2年~3年后逐步弱化。
全球矿业仍旧需求不足、后劲乏力,全面复苏至少需要2年~3年时间。
新世纪以来,中国的快速工业化、城镇化带动了巨大的矿产资源需求,成就了长达十多年的大宗商品超级周期。然而,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对资源的需求增速明显放缓,有的矿种需求总量甚至减少。包括印度在内的新兴经济体,没有哪一个能够复制中国工业化发展所具备的规模或投资强度和资源强度。因此,全球矿业仍面临着复苏动力后劲不足的问题,全面快速复苏至少还需要2年~3年时间。
中国“去产能”与企业补库存带动近一年矿业回暖,但随着后期效果减弱,下半年全球矿业将在底部区间上方震荡。
中国仍然是全球矿业发展的主要引擎。中国开展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其成效,成为近一年来带动全球矿业回暖的重要力量。从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中国钢铁、煤炭分别退出1.3亿吨、3.9亿吨产能,“去产能”初见成效,矿产品价格明显回升。从2016年7月开始的铁矿石补库存,也刺激了全球矿业市场。然而,随着这些因素的后期效果减弱,下半年全球矿业可能会有所回调,但仍在底部区间上方震荡,全球矿业活动指数可能徘徊于70点~80点区间。
技术创新将改变资源供需格局,提高矿业生产能力,重塑超级周期后的资源产业。
机器人、物联网技术和大数据分析等技术的不断成熟与应用,有望重塑整个资源产业,给矿业发展带来巨大的影响。一是水力压裂和水平钻井技术使页岩油(气)得以大力发展,已经改变了全球能源供应格局。二是未来清洁能源技术的广泛应用,能源利用效率的大幅提高,将影响全球能源消费,更加清洁廉价的可替代能源在一次能源中的比例不断增加,动力煤可能出现长期下跌趋势。三是电动汽车、自动驾驶等技术的发展,用电需求的增加将减少石油消耗,同时动力电池需求的快速增加将推动锂、钴和镍需求增长。四是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和经济发展,铀、稀土金属和水等资源可能变得越来越稀缺。五是自动化、数据收集、移动计算和分析学等技术有望革新矿产资源勘探和开采并提高产量,从而提高矿业生产率。
以页岩气、天然气水合物为代表的非常规能源革命将深刻改变全球能源消费结构,重塑能源供应和贸易格局。
一是美国页岩气革命的爆发极大地改变了美国能源消费结构,改变了全球能源供应格局和贸易格局,引领着全球能源消费变革。在页岩气革命的推动下,美国原油出口不断增加。今年2月份,美国向中国出口原油808万桶,使得中国成为其第一出口国,同时对印度的原油出口也创下历史记录。美国天然气产量大幅提升,且LNG出口活跃,导致加拿大天然气逐渐失去美国市场,面临着市场需求不足的压力,未来可能形成由美洲供应中心(美国、加拿大)向亚洲消费中心(中国、日本、印度)大幅出口LNG的局面,全球LNG贸易格局将因此发生重大改变。在LNG贸易大幅增长的带动下,天然气的运输方式也将由管道运输为主转向海运LNG为主,这有助于缩小欧洲、北美和亚洲三大天然气市场的价格差异,并建立全球统一的LNG市场。二是中国南海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成功,实现了我国在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开发领域的国际领跑,有望在美国页岩气革命后开启由中国引领的世界天然气水合物革命,带动全球能源的清洁化、低碳化利用。
经济结构与发展动力的转换,倒逼地勘单位加快转型。
经济结构决定矿业结构,矿业结构决定地质工作结构,地质工作结构决定地质勘查结构。当前,地质工作的基础性、先行性地位没有改变,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经济社会发展对地质工作的需求没有减弱,但结构、内容和要求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地勘单位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地质勘查能力不适应经济新常态带来的新变化。这就倒逼地勘单位以需求为导向,加快转型,从以资源为主,转向以资源、环境、空间等多元并重;从以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传统矿产资源为主,转向战略性新兴矿产资源为主;从地球浅部转向中深部、深部,从陆地转向海陆并重,从境内转向境内境外并重。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地质矿产分会主办
联系电话:010-84927653
联系邮箱:dzkcfh@126.com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外北苑5号院4区科研楼
版权所有:中国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信息网 备案号:京ICP备05010022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北京 SEO
有色地质矿产分会
扫码入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