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描述信息
这是描述信息
搜索
搜索
您目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
/
江苏绘就矿地融合“路线图” 印发全国首个创新矿地融合工作的战略性意见

江苏绘就矿地融合“路线图” 印发全国首个创新矿地融合工作的战略性意见

  • 分类:行业新闻
  • 作者:
  • 来源:中国矿业报
  • 发布时间:2017-07-07 00:00
  • 访问量:

【概要描述】

江苏绘就矿地融合“路线图” 印发全国首个创新矿地融合工作的战略性意见

【概要描述】

  • 分类:行业新闻
  • 作者:
  • 来源:中国矿业报
  • 发布时间:2017-07-07 00:00
  • 访问量:
详情
  近日,江苏省国土资源厅印发了《关于创新矿地融合工作的意见》。这也是全国首个创新矿地融合工作的战略性意见,并首次界定了“矿地融合”的内涵:促进地质矿产和土地资源在调查评价、规划、管理、保护、利用、监测以及成果信息服务等方面实现全方位协同一体化发展。根据《意见》,江苏将进一步整合全系统优势资源,不断拓展地质矿产和土地资源管理工作领域,积极构建与国土资源“保护、保障、调控”新机制相适应的矿地融合发展新模式,更好地服务生态文明建设以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今年4月,国土资源部在《江苏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年)》批复中明确指出,要探索完善“矿地融合”地质工作新模式,为新型城镇化发展、区域经济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民生改善等提供基础支撑。江苏省政府也同样把矿地融合作为今后一段时期江苏省国土资源工作的重点任务。
  作为全国首个“矿地融合”工作意见,其主要目标是促进地质矿产与土地资源在管理理念、规划、调查评价与综合监测、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管理服务、技术方法与标准、成果转化与信息服务等方面实现融合,形成统筹协调、相互促进的矿地融合发展新机制。争取3年内取得明显成效,通过试点示范,探索积累经验,创新矿地融合工作方法,初步确立矿地融合工作机制,形成一批对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有重要影响、具有示范效应的创新成果;争取5年内实现重大突破,不断深化融合路径,完善矿地融合技术方法与标准规范。构建制度体系,完善体制机制,形成适合江苏省情的矿地融合发展新格局等。
  根据《意见》,这次创新矿地融合工作主要围绕国土资源调查与监测、规划与资源配置、保护与利用、管理与服务等4个融合层面,确立了16项重点工作,分3个“战略梯级”部署实施:一是面上统筹推进,加快成果转化应用;二是局部先行先试,探索融合实现路径;三是探索完善政策标准,构建融合制度体系。
  在面上统筹推进、需要加快成果转化应用方面,做到“七个深入”。一是实施国土资源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综合管理。推进土地质量地质调查,加大耕地土壤污染防治与修复示范,推进特色优质土地资源的深度开发与应用,推进砖瓦生产企业废弃地复垦整治,拓展土地后备资源开发空间。二是统筹推进国土资源规划编制。应用地质调查成果、地质资源环境要素纳入国土资源相关规划编制,实现各规划间功能互补、相互协调。三是推进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促进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土地整治、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工作有机结合。四是完善资源开发准入制度。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改进优化国土资源审批制度。五是完善地质调查成果转化机制。将地质调查成果作为国土资源空间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出让、矿业权审批的重要基础和依据。六是构建矿地一体化发展长效机制。优化矿产勘查开发布局,统筹矿地空间协调发展,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实施绿色勘查、储备勘查。七是拓展国土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土地资源、基础地质、矿产资源、地质环境、测绘地理信息等各类基础数据库的畅通交换与共享融合。
  在局部先行试点,进一步探索融合实现路径方面,重点实施“六项探索”。一是建设矿地融合发展示范区。按照生态文明建设和矿区可持续发展要求,鼓励徐州等地探索建立矿地融合发展示范区,开展“矿区土地资源与矿产资源一体化研究”等。二是开展国土资源综合调查评价试点。统筹兼顾调查要素、内容、方法标准,探索开展多参数、多目标综合调查评价工作。三是完善国土资源环境综合监测体系。完善国土资源环境监测监管网络建设,建立预警监测平台。四是实行建设用地准入管理。配合相关部门建立建设用地特别是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环境状况调查评估制度,根据土壤环境状况调查评估结果,逐步建立污染地块名录及开发利用负面清单等。五是开展全要素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试点。开展探明储量矿产资源统一确权登记试点。建立以不动产统一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为基础的自然资源登记信息数据库,最终实现自然资源登记信息与农业、水利、林业、环保等相关部门管理信息的互通互享。六是探索地上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利用。围绕“三深一土”国土资源科技创新战略,加强地下空间资源研究,促进土地工程技术创新。服务新型城镇化对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需求,研究多种地下资源协同开发与保护方式,加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示范。
  在完善政策标准,构建融合制度体系方面,重点是做好三项工作。一是探索完善相关激励政策;二是加强技术方法和标准规范的系统研究;三是探索构建矿地融合制度和政策体系。江苏将通过探索创新实践,积累总结并逐步推广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构建具有江苏特色的矿地融合工作新模式。完善矿地融合工作机制,持续深化改革创新,不断拓展矿地融合内涵,完善矿地融合的实现路径,逐步形成促进矿地融合长效发展的制度和政策创新体系。

相关资讯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地质矿产分会主办

联系电话:010-84927653 

联系邮箱:dzkcfh@126.com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外北苑5号院4区科研楼

版权所有:中国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信息网    备案号:京ICP备05010022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北京  SEO

这是描述信息

有色地质矿产分会

扫码入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