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详情
在6月20日召开的2017中国探矿者年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毓川对地质工作及国有地勘队伍体制改革提出建议。陈毓川指出,地质工作涉及我国矿产资源需求及矿业发展、工农业发展、国防建设、城乡建设、基础工程建设、地质灾害预测和防治、地质环境保护、地球科学的探索与发展。随着我国经济及社会文明的快速发展,国内、国际市场的发展,我国目前已形成资源与环境并重的格局。地质工作要适应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在保持矿产勘查开发可持续发展强度的同时,加强基础地质、水工环地质、城市地质、农业地质、军事地质以及深部地质探测等方面的工作。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地质工作的需求是长久的,地质工作大有作为,同时,地质工作的稳定,涉及国家发展和队伍的稳定。国有地勘队伍要在中央与地方政府领导下,坚定信心,主动配合,努力争取最佳方案,推进改革,促进地质工作与地勘队伍更好地发展。他对地质工作与国有地勘单位队伍体制改革提出几点建议。
一是加强国家对地质工作的领导。地质工作是国家重要的基础工作,涉及的方面很多,需要国家统一规划、计划、组织领导,建议成立国家层面领导机构,统领全国地质工作,制定和领导实施全国地质工作规划、计划,组织和扩大全国及地方地质“野战军”队伍,在财政部确立地质科目及稳定的工作经费。
二是适当调整国家地质工作重大政策和加大地质工作强度,适应国家需求。建议国家不仅开展公益性、基础性地质工作,同时应根据国家需求开展商业性矿产勘查工作;矿产勘查风险阶段及急需战略性矿产,如铀矿等,应当列入国家地质工作内容,与矿业企业共同开展此项工作;国家出资完成的普查成果可上市转让,企业接替勘查、开发,降低风险,减少矿业市场起伏对矿业发展的影响,使矿产勘查强度保持一定水平。有计划地加大大比例尺地质矿产调查、城市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农业地质、地质灾害预测与防治、深部地质及宇宙空间地质探测、地质调查与勘查的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钻探等探测方法技术及仪器设备研究与制备及推广应用。建立国家矿产勘查风险基金支持社会企事业单位参与矿产资源风险勘查,更好地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加快建立矿产勘查市场,组织矿产勘查公司入市,融获社会资金进行勘查工作;调整初始探矿权招拍挂,恢复申请登记制;建立矿产勘查科技知识产权法规,矿产勘查成果中勘查单位科技知识投入占一定比例。
三是有效推进国有地勘队伍体制改革。国有地勘队伍是我国地质找矿和国家公益性地质工作的主力军,应通过体制改革,使这支队伍继续保持专业优势,更好地发挥作用。各省(区、市)各自制定改革方案,进行体改,差异极大。在目前体改的关键时期,国家应组织专门机构,汇总、分析研究全国地勘队伍体改状况,研究确定下一阶段体改总体方案,制定推进企业化改革的各项政策,统一领导或具体指导、协调地勘队伍的体改工作。
有色地质矿产分会
扫码入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