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详情
——阿尔金成矿带地质云现场研讨会侧记
花土沟,本是柴达木盆地西北角上一片无名的戈壁荒漠,因青海油田在此开发石油后逐渐成镇。当初参加勘查的地质队员见周围分布大量五彩崖壁,于是给这个新生的镇取名花土沟。
9月20日,一群信息化和区调工作者的到来,让花土沟迷漫了浓浓的地质味。我国第一朵地质云——阿尔金成矿带地质云暨新一代数据密集型地质调查工作模式现场会,在此如期召开。
阿尔金升起新云朵
尽管500多公里的路程让大家直到下午三点半才赶到驻地,但专家们稍事休息就直接进入会场,听取项目组关于阿尔金成矿带地质云建设和应用效果介绍。
“阿尔金成矿带地质云由地质云平台、云桌面、云存储和云端四部分组成。”第一朵地质云研发团队研发负责人、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副总工程师李超岭介绍说,地质云以地质调查智能空间为平台为基础,综合集成云数据中心技术、云计算、云GIS、非结构化数据库技术、数据挖掘技术、动态地质内容库(知识库)构建等综合技术,主要负责地质数据的存储与共享、已有地质资料蕴藏知识的再次挖掘和计算、云客户资料的保管等任务;云存储在负责为不同对象提供“私”有和共享数据保存的同时,根据不同权限为用户提供上传、下载、共享、管理等服务;云桌面提供计算、存储、软件、网络资源,为用户创造高性能的计算环境;端以智能地质调查系统智能手机为主,在数字地质调查系统从数字化向智能化改造升级基础上,推出了野外地质调查人员的资料和高精度地理信息感知、地质数据获取任务、建模计算、地质位置智能(数据挖掘)服务等。地质云技术的应用,对传统的地质调查收集和应用资料模式如何面对数据密集型的时代进行创新提供机遇。
这朵云对地质调查工作到底有哪些帮助呢?西安地质调查中心阿尔金成矿带红柳沟—拉配泉地区地质矿产调查项目阿克达板项目组负责人李建星随后的汇报,让参会的专家们兴奋不已:在今年5月这朵云形成雏形后,项目组与研发团队紧密配合在项目实际工作中进行试用,在地理信息、地质信息智能感知、采用面向数据密集型的智能编图技术方法和工具开展1∶10万地质编图等方面,快速形成了预研成果。
专家们在项目野外调查现场再次见证了神奇:借助卫星网络环境,专家们在自己的安卓系统手机上,现场看到项目组人员采集上传数据,同时在自己的手机上还可下载、管理存在云中自己权限内的地质资料,参阅云盘中所有共享的成果地质资料。
地质调查有了新模式
“自云概念提出后,各部门都在做本部门云的研发,以使信息服务由过去的咨询服务上升到知识服务。但真正进入到实际应用的不多。”国家信息中心高级工程师李浩川对第一朵地质云给予了高度评价:地质系统走在了我国云建设的前列。中科院地理所陈国荣研究员评价:“地质云解决了地质调查面临的数据采集、整理、共享、服务等实际难题,开辟了地质调查工作的全新模式。”
专家们为什么会有如此高的评价呢?研发和应用两大团队介绍的情况说明了一切。
“地质调查进入到数据密集型(大数据)新时代,建设地质云是地质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李超岭提供了一组数据:我国自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至今,已累计投资8亿元、建成10大类48个国家地质数据库,数据存储达大于22.6TB,“这还不包括遥感数据和文献资料”。
庞大的地质数据,本应是减少地质工作重复投入、提升地质工作效率的优势,但受政策、技术、观念等多种因素制约,不同来源、不同专业、不同单位形成的公益性地质调查数据均以自己管理为主,且互相封锁,以至于形成了一个个“数据孤岛”。
在以前的采访中,记者就曾听到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学锦对这种现象的无奈:“作为全国地球化学扫面的总负责人,我居然没有一套完整的全国地球化学扫面数据。”
在中国地质调查局基础部挂职任主任助理的李建星,也对这现状进行了描述:在项目预研究时,各项目组的第一任务是收集资料。但收集到手后一般都存在自己电脑中,最多也只是在项目组人员间共享。如果是同一地区的项目组,各项目组都需要系统收集资料,就造成了人力物力的很大浪费。
有没有一种途径改变这一状况呢?带着这一疑问,李建星和李超岭进行多次对接沟通,并组织专家研讨。发现上述问题是反映当前数据共享和服务能力典型的问题,也是大数据和云计算需要解决的最基础的问题。
2016年,“以推进‘地质云’(地质大数据)建设为手段,提升地质信息服务的效率和水平”是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对地质云建设的要求。根据局党组要求,发展中心大数据编写组提出了地质云的建设的总体方案。阿尔金成矿带地质云平台应用需求为地质云建设的总体思路、技术路线提供了好的实践和检验条件。中国地质调查信息化主流程团队在几年大数据、云计算研究的积累基础上,通过地质调查智能空间平台搭建阿尔金地质云平台,将所有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资料全部放在云平台上。这样,凡需要这一区域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资料的单位或个人,只要申请成为这一平台的用户,就不用再东奔西走地去收集资料了。
“地质云的成功构建,从前后两端解决了地质调查工作的两大难题。”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总工程师谭永杰告诉记者,从前端看,这一平台相当于为调查人员配备了一个移动图书馆、提供了一位现场技术指导。借助云平台的离线资料包,调查人员可根据现场发现适时查询相关地质资料。若有网络,还可就最新发现及疑问与后方专家进行沟通、探讨。从后端看,开辟了成果地质资料服务的新模式,最大限度地提升了资料的共享度。
来自中国地质调查局各大区地调中心、部分省的区调专家,则从提升区调工作效率和质量上肯定了地质云带来的好处:在地质工作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能让项目组在预研究阶段更加精确地梳理存在的问题、明确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提出更加精准解决问题的方案,并据此提前准备相应的工作手段。
尽快转化为生产力
开辟了新一代数据密集型地质调查工作模式,成为参会专家们的一致共识。而如何在进一步完善的基础上尽快推广,成为本次现场研讨会上专家们关注的焦点。
专家们根据两天来的现场考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采取更多技术手段让云平台的构架更为合理、保障运行的网络环境更为流畅、云端离线数据包的数据检索操作更为方便和人性化;要提前准备有关地质云建设的标准规范,探索地质云与过去所建各类地质模型的融合;要在信息安全上下足功夫。
如何推广应用呢?中国地质调查局基础部、总工办的专家提出了自己的初步设想:在这一试点成功的基础上,尽快在不同地貌条件下、不同区域范围内、不同专题地质工作业务领域内选择条件具备的项目分别进行试点。其他专家则表示,推广应用还应面向政府、社会、其他行业或领域的需求开发出更多的云产品。
专家们坦言,要真正实现地质云的推广应用,除研发团队的对云本身的完善、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外,还需要业内人士的积极配合。野外调查人员要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责任心,老地质专家要尽快掌握信息化手段,地方管理部门要执行用新标准和规范,使形成的新成果能及时上传云中共享。
只要大家齐心协力,中国的地质云一定会越来越绚烂。(来源:中国国土资源报 作者:于德福)
上一个:
夏日哈木铜镍矿填补我国造山型铜镍矿空白
上一个:
夏日哈木铜镍矿填补我国造山型铜镍矿空白
相关资讯
有色地质矿产分会
扫码入群